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首页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列表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目录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新闻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案例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主页 > 新闻资讯 > 技术中心 >

足迹检验在侦破大要案件

作者:毕思特科技 来源:毕思特科技 浏览数:1303 发布时间:2018/4/10 9:13:49

17.6K

足迹检验在侦破大要案件

足迹是犯罪现场最活跃、提取率最高的痕迹物证。利用足迹可以判明案情,分析犯罪特点,查明犯罪人数及作案过程,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为揭露证实犯罪提供证据。我国的足迹检验技术不论在基础理论还是技术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原有的形象检验,步法检验的基础上,发展到了鞋底 磨损特征检验,内容丰富,方法多样,为我们在足迹检验上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检验方法。笔者从事现场勘查和痕迹检验十几年,对足迹检验技术在侦察破案中发挥的作用情有独衷,感受颇深,就一些体会谈出来,进一步说明综合利用足迹检验技术在侦察破案中的作用,旨在大力提倡应用足迹,学习足迹, 研究足迹的氛围,使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不断地发扬光大。在足迹检验时,单纯利用一种检验方法很难达到目的,综合利用检验方法就能使鉴定结论更可靠、更科学。

一、综合应用形象特征检验和鞋底压力面特征检验案例

村民周某被杀后埋在自家院内。在现场勘查中提取了两枚残缺的足迹(一个前掌、一个后跟),根据分析认为是同一只鞋所留,并测算出足迹全长应为27cm,而后把勘查结果及时提供给了侦察人员。不久侦察员提取了犯罪嫌疑人周xx的鞋。开始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用其鞋制做样本与现场足迹比对,虽然种类特征相同但个别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认定准确,我们让嫌疑人周 xx 模仿现场条件制作足迹样本,并与现场足迹进行比对,通过“形象特征检验”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的综合应用认定了现场足迹是周xx所留,从而破获了此案。

体会:在此检验过程中,开始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们技术人员利用周的鞋制作样本,鞋上的一些细节特征难以再现。而后让周穿上自己的鞋制作样本,方显出其中的细节特征。这就说明由于人体骨骼的差异,运步的习惯性的差异,就导致形成了足迹中固有的个人特征(个别特征),因此我们在制作足迹样本时尽量让嫌疑人踩制样本。

二、综合应用鞋底修补特征和鞋外底磨损特征认定犯罪足迹

修补特征是人们在穿用时发生损坏,而要进行修补,也有的为了延长鞋的使用寿命或增加鞋的功能等,进行增补或修饰。由于均是手工操作,随机性和随意性很强,所以修补,修饰特征是检验中价值很高的特征。

鞋外底磨损特征是鞋在穿用的过程中,鞋底外表经常受到磨擦,弯曲、伸长和压缩等力的作用,使鞋底表面花纹磨损,进而使鞋底外表发生形变。

    案例:营业厅内,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现场勘查中在红布条幅上提取了一枚残缺模糊的右脚前掌足迹,在足迹前掌中央反映出一个形状。经检验前掌轮廓长14cm。鞋底花纹磨损很严重,足迹前部内侧有一弧线,很难确定是什么特征。侦察员提取了犯罪嫌疑人李xx 所穿的黑皮鞋。鞋底花纹种类与现场足迹花纹种类相同,在观察其鞋底时发现左、右脚脚尖部都有缝合线的针脚,且两只鞋的缝合位置不等,可认定这是穿鞋过程中的修补特征,可做为足迹检验中的个别特征。在比较检验现场提取的右脚残缺足迹脚尖内侧的弧线时,其位置、形状都与右脚鞋内侧脚尖缝合线吻合,且鞋底花纹的磨损形状、程度也吻合。从而做出了同一认定结论,为侦察破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体会:

1、刚提取到现场足迹时,吃不准哪些是修补特征,且是残缺足迹,鞋底花纹又很模糊,感到鉴定难度很大。但提取到嫌疑人的鞋 检验观察后,我们不仅确定了修补特征,而且找到了与送检鞋相符的磨损特征,使这一疑难检验迎刃而解。有时现场足迹特征和被检鞋上的特征可相互启发,相辅相承。

2、修补特征和鞋外底磨损特征检验方法最适用于残缺模糊足迹的检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利用鞋底局部边缘擦划特征检验鉴定

有时在立体穿鞋足迹的侧壁处,能反映出鞋底边缘或鞋帮的擦划痕迹,我们可利用擦划线条特征检验足迹。

案例:小花园内发现一具女尸(死者,王xx ,28岁)。发案时下着雨,由于地面土质松软,形成了泥泞的立体残缺足迹,足迹鞋底花纹反映模糊,但足迹侧壁处反映出了十来条线条痕迹,而后我们拍照固定、石膏灌注了这枚足迹。数日,侦察员提取了嫌疑人马xx(男、21岁)的鞋后,经检验分析现场足迹中形成的擦划线条痕迹是左脚鞋鞋底花纹边缘擦划形成的,便模仿现场条件制作样本,经比对做出了同一认定结论。

体会:我们在拿到马XX 的鞋后,首先观察鞋底轮廓及长、宽度相同。而后分析确定现场足迹擦划线条的遗留部位,借助工痕比对的方法比对线条痕迹。

    四、综合应用足迹检验和鞋底中粘附的微量物质,形成强有力的证据链

    案例:村民卢某被打伤,侦察员在对犯罪嫌疑人乔某进行审讯时,乔拒不交代,审讯工作陷入僵局。不久侦察人员将乔所穿的塑料底布鞋拿来要求鉴定。现场足迹是遗留在炉渣、白灰和水泥混和而成的泥面上的,只能反映出足迹轮廓和局部鞋底花纹。我们根据现场足迹的形象特征迅速认定了是乔的鞋所留。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取了鞋底上的微量物质与现场物质成分,经化验分析认定同一。从而形成了强有力的证据链,使乔东芳交代了案件全过程。

体会:

1、要迅速提取嫌疑人的鞋,方能检验微量物证。

2、尽一切可能形成证据链。

   综上所述,足迹检验将在今后侦破工作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力加强和完善足迹检验理论和方法是我们每一位痕迹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于我们 | 企业历程 | 工程案例 | 售后服务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电话:010-56526048 56526012 56526050 手机/微信号:18513408867 QQ:2767012975
您是第2477528426位访客  备案号:京ICP备13005327号-2 北京毕思特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58号
Copyright Right 2004-2028 Powered By bestlh.com Inc